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堆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诸君细听,唢呐声声吹着小雪不凉的故事,我得赶在燕子回来之前哼首北方的歌。

    黑龙江的枫叶文学社已经创立了十七年。初时入社的社员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枫叶文学社又经历整个冬天的萧条。在文化馆工作的刘曲陌坐在烟雾萦绕的暖气室内,手中夹着根快熄掉的烟蒂,他的手往桌沿上敲了敲,沉重的叹息声随着多年的习惯熄灭。

    这些日子以来,刘曲陌已经不需要奔波于文学社,社员们要么已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要么已经弃笔从商,修改社员的作品几乎成为多余的事,他总算有了充足的时间看看书,写写诗歌,写写小说。两个月下来,刘曲陌完成了一部雪花镇的爱情故事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它宣扬自由、博爱的人性思想,又有怀旧的感伤,它不单纯描写雪花镇的爱情,还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和人类及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着,看似黑色的思索。刘曲陌对它就象对自己的孩子,为使这本书能有机会出版,刘曲陌在光滑的雪亮的冰路上骑着永久牌两轮车来回于附近的出版社。他写的工夫下了,跑的工夫下了,跑到最后,心淡下了。这个嫌内容庞杂,读者接受困难,那个嫌题材老旧,市场畅销不易。文化馆的同事暗地地嘲笑着说:“一大把年纪还写什么长篇,人家卫慧、棉棉美女作家都市生活他懂得什么先锋,顶多能胡诌些别人听不懂的老话,还当自己年轻有为呢!”这事谈多了,话也不避讳,呼名呼姓的谈论这档事。刘曲陌当真是写了半辈子的人,盛怒之下,索性闭门创作——写文人的骨头,写菊香的故事,写雪天雪地的人生。而本市的文学主编很快就剔除他的名字,很多人很久都不会想起那个把文学刊物办得有声有色的旧主编。他们捧着形式主义的盘子很人情味的张罗着市里面的刊物。缺稿的时候,刘曲陌的作品受恩赐为没有稿费的替补——谁叫他还继续领文化馆的工资?

    其实,枫叶文学社的亚明曾经打算印刷雪花镇的爱情故事,后来吹了,也许因为他妻子说“买擦腚纸也那么贵吗”

    二月,枫叶文学社一年一度的集会。那天天刚大亮,社员们就聚在亚明家里开席谈天。亚明喝多了酒,他在继续给刘曲陌敬酒时言不由衷地说:“刘老师,您就甭写了,怎么说写一辈子也是白写,您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工作好几十年了都,馆长混不上不说,连个房子也没个影,您写出个啥名堂啊,除了枫叶文学社还有谁知道您刘曲陌的大名?——唉,过去,别人笑我没一份正经工作,整天跑木材,混得窝窝囊囊。现在我起码还是个木材厂的老板。日子过得不如您悠闲,凌晨三四点也要爬起来出货,冬天那冷个劲啊!他妈的就为那几个钱!您甭写了,那书连擦腚纸也不如。我就算花个三五万的把书出了,但书出版了要往哪里搁?总不能让社里的兄弟挨个往家里扛,再挨家挨户地发吧!这书没人看”这位已是知名之年的长者,不知是抱憾冬的萧条,或是感慨世人由表致内的萧条,竟能哈哈大笑地把酒斟满,饮尽!坐在亚明旁边的汪宇站起来说:“亚明,冲着你这些话,我敬你!”话刚落下,他就把水晶高脚杯往墙上一甩“砰!——”有大动干戈的气氛,但出乎意料的是汪宇没有把摊开的手握成拳头,而是配合躬下的身子捡地上的玻璃,接着一块又一块地放进嘴里“咯吱,咯吱”地嚼了下去,还象嚼的是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