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断簪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吏部,贺云鸿正在书案上翻阅批示着一摞官吏的评审报告,他的助手宋源,中等个子,二十多岁,单眼皮,厚嘴唇,站在他身边,一本本接着他批完的文书。

    贺云鸿看得很快,几眼一扫就翻页,写几个字,有时会对宋源说几句,宋源一一答应。

    门外有人大声笑起来:“什么?!勇王出手揍了孙世子?还砸了安国侯夫人的车马?!为凌大小姐出头?”

    另一人忙说:“我可没说我可没说呀!”

    前面的人说道:“没说,不也等于说了?除了他,谁敢这么干?”

    另一个人辩解:“也许,也许是别人哪!你莫乱猜呀!”

    又是笑声,然后是轻蔑的一声呸:“敢做就别怕人说呀!她当初没砍人?没踹人?没不敬长辈?哼!现在打人封口算什么本事?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脚步声和谈话声远去。宋源紧张地看贺云鸿,这几个月,这种事真是层出不穷。开始是人们大声谈论什么山大王该是什么样子,后来就变得具体了。上次同僚聚会,在餐饮楼上,邻桌就有人在大谈凌大小姐在安国侯府刀劈仆人,脚踹陪房,向主母扔椅子的事,人们拍案大笑,同桌的人都看贺云鸿。贺云鸿虽然没动声色,可那一晚上,只喝了些酒,没吃一口东西……

    宋源正想着,贺云鸿垂着眼睛,看着手中的文书问道:“那是郑主事郑兴吧?”

    宋源一愣,问道:“方才……方才门外说话的那个?”

    贺云鸿嗯了一声,宋源点头:“听着像……”他见贺云鸿微撩眼睛看了他一眼,又看向门口,才了然,忙到门口,打开虚掩的门看出去,又走回来说道:“是郑主事,和……”

    贺云鸿说:“李司务李连德。”

    宋源又点头,心想,贺侍郎这耳朵可够灵光的。这个郑兴,可是皇后郑氏长房那边的,如今已经四十多岁了,嘴里说话特别难听不说,干事也是丢三落四,这么多年在户部,一直是个六品官,算是混事的官吏之一。

    贺云鸿还是看着手中的文书,说道:“年终评审,你给他一个极优……”

    宋源愣住,往后看了看,弯腰低声说:“侍郎,郑主事这个人……”

    贺云鸿没抬眼睛地说道:“再加评语,可向上品擢升……”

    宋源一下明白过来了:郑兴得了极优,又有这么多年的资历,加评升官,自然可行。如果不升官,极优有何用?俸禄什么的都不会随长。可他上面的职位,只有一名从五品的员外郎。

    现任员外郎尚华荣是吏部一大干将,年近五十,为人精明,处事迅速。他的官阶比贺云鸿低一级,真是很看不起贺云鸿,常常说贺云鸿是仰仗了贺相才得了官位。这话倒是不错,但是谁也不喜欢被人指着鼻子骂不是?

    贺云鸿边读文书边轻声说:“……郑主事可是一直想升官呢,他该高兴才是吧?”

    宋源点头说:“该是……很高兴……”然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贺云鸿初到吏部,可是被那位尚华荣好好地整治了一通!种种为难,种种不满,也就是贺云鸿凭着才能和坚韧,见招拆招,遇事做事,总算稳住了阵脚,不然会出大丑。就是现在贺云鸿立住了,也没动尚华荣,这个人是个干事的,对吏部知根知底,动了他谁去干那些事情呀?

    要给郑兴升官这个风声一放出去,尚华荣就是知道用郑兴这么个庸才来替换他是不可能的事,也不会让郑兴好过。他年纪大了,曾说他也不想换地方了,肯定要坚守着这个职位,怎能容人觊觎?何况郑兴这个人一向不知道自己吃多少碗干饭,一见这评语,许是就昏了头,真以为自己能取尚华荣而代之呢,他要是一折腾……嘿嘿。

    贺云鸿在一本文书上写了评语,递给宋源,随意地说道:“来年,别忘了记下他种种过失,年底给个差评,若有大过,贬两三级就行了,要是罢了官,那边一定会闹。”

    宋源忙答了“是”——还“就行了”?这中间薪俸不同就不说了,脸面上也难堪哪!他看着贺云鸿年轻俊秀的侧脸,深感自己比贺云鸿年长的几年白饭全白吃了。话说这还是贺云鸿头一次计较这些事,大概是因为对方提及了勇王。可是勇王干的这事,也太……宋源暗叹。

    宋源家境贫寒,可天资聪颖,家中就竭力供他读书。多年对先生老师的奉养,加上他上京来赶考的费用,已经用光了家里的积蓄。他勉强得中三甲同进士,然后需要跑官——就是找工作。

    一般来说,榜上有名,会被派任官职,只是如果没有门路和背景,大约只能得个九品县簿八品县丞之类的,离县令还差着好长一段路,而且,弄不好还在偏远山区,怕是路上就能要人半条命。就是万幸到了那里,薪俸微薄,只能靠贪污枉法过日……

    来科考的,没几个出自寒门。相形之下,他真是种种捉襟见肘。有一次他在街上,恰好有无赖被人怀疑偷盗,见宋源衣衫破旧,竟指认他是小偷。这可是个大事!要毁身份的!

    宋源气急和那个无赖争吵起来,他操着外地口音,又无人为他作证,几个百姓不信他的话,上来一起揍他。宋源虽然是个书生,读够了各种“之道”,但长在贫寒村户,也是帮着挑水干活的,就拼命撕打,完全回到了儿童时代。

    对方人多,打得他头破血流,可是宋源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无论别人怎么打他,他就抓着那个污陷他的人玩命地往地上撞头。打到最后,他披头散发,衣碎襟开,满头满脸的血,那个被掐着脖子人告饶认了撒谎,宋源才放了手。

    他站起身,看到自己的狼狈,又气又囧,只想赶快离开,可发现自己的鞋子都丢了。他在人们的指点和讥笑里四处找鞋,直找到了一个站在街边的贵公子脚边。

    那个公子一身锦缎白衣,玉带束腰,面容俊美非常,如无尘仙人,宋源自惭形秽,弯腰在他身边捡起了自己的鞋。

    公子开口道:“有何事,值得如此?”平和而漠然。

    宋源直起身来气愤地说:“大事!他指我为贼!我十年寒窗,得中红榜,不是让人说我是贼的!我不是!”他忍不住哭了:“我若是认了,别人会怎么想我?!我父母卖了田供我读书,我做不上什么官也就罢了,可怎么能连自己的清白都保不住?这是死都不能认的……”

    公子侧目问道:“你得中了?是何名姓?”

    宋源擦着眼泪说:“在下姓宋名源。”这个公子语气居高临下,他没问对方的名姓,穿上鞋走了。

    结果过了几日,他就被通知进吏部,得了个从九品的司务之职。虽然官阶小,可是这是在京城啊!在吏部啊!是管别的官员啊!这是好差事啊!

    他兴冲冲地到了吏部,才发现人说上任才一个月的贺侍郎,正是那日他在街边对着哭诉的公子……

    虽然只是个小官位,但是宋源还是觉得这是知遇之恩!他虽然比贺云鸿大了六七岁,可是充当了贺云鸿小弟。……

    贺云鸿将最后一本文书递给了他,做了个手势。宋源低头行了个礼,捧着一摞文书离开了。看来贺云鸿没理那个李司务,也是,一个小官,贺云鸿何必为难他?说这件婚事闲话的人真是太多了,贺云鸿若是谁都计较,那吏部可剩不下几个人了……

    赐婚之后,他既没敢恭喜贺云鸿,也没敢表示任何惋惜:他知道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的性子——谁若敢对他表示同情,那就是看不起他。他也许当时不说什么,但是日后,你不知道他会干什么……

    只是宋源心里真觉得,这婚事的确太不般配了!贺侍郎尚未成亲,已经因那位小姐的污名而饱受讥讽,这一辈子可怎么过?!

    云山寨的人进入勇王府是件极为热闹的事。一辆辆的车从侧门驰入,一群山野服装的百姓高高兴兴地跟着,片刻就把个肃穆庄严的勇王府变得熙熙攘攘如闹市。

    勇王妃姜氏一边穿上外面的大毛衣服,一边急匆匆地往客厅走,旁边的张嫲嫲小声说:“王妃,他们来的人可真多,五十多呢,大多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

    姜氏这几个月将凌欣当成了姐妹,爱屋及乌,一点都不反感,笑着说:“这么大的人气,是咱们府的福气呀。王爷跟我说了,这些人中有的救了王爷,可千万不能慢待。”

    她还没走到前院,就听见一片喧闹声,许多人争相喊着:

    “姐!恭喜了!”

    “姐!我给你带了……”

    “姐!……轩哥让我给你带好!”

    “姐!我娘说……”

    “你看你看,姐,我给你做的……他们说不让我给你……”

    “去去去!什么东西也敢拿出来!姐,我妹妹给你绣了……”

    “姐姐!这是我给你的……”

    “姐!我跟你说,他听了你要成亲的消息,哭得像个女的!”

    “谁!谁哭了!我揍你啊……”

    “打什么打什么?!姐,别理他们,我……”

    姜氏走到院门处,一旁守候的护卫大喊:“王妃到!”院子里的人声静下来,勇王妃面带微笑走出内院的门槛,外边院子里的一大群人齐齐行礼,众口纷纷说:“见过王妃!”“王妃好!”“参见王妃!”……

    恍惚间,姜氏竟然觉得当个山大王其实挺好的……

    她笑着点头,凌欣带着几个人走来,她指着一位书生装扮的中年人对姜氏介绍着:“王妃,这是杜叔……”

    勇王妃知道这位姓杜的人是与凌欣一起上了孤峰救了自己丈夫的人,忙弯身行礼,杜方慌忙阻止道:“杜某只是平常江湖之人,王妃乃天家贵戚,不敢当不敢当!”

    勇王妃也知道这样不妥,只行了半礼,对杜方郑重地说:“多谢杜壮士援手。”

    杜方还礼道:“此乃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凌欣又对着姜氏指着其他人说:“这是我弟弟梁成,我的干娘韩娘子,我的干爹……一直在府中的。”勇王妃见一个少年,浓眉朗目,英气蓬勃,旁边一个胖乎乎的三十多岁的女子,脸上笑出两团肉来,一只胳膊弯着,挽着个土布包。

    几个人再次行礼,勇王妃笑着说:“不必多礼,请入内一叙。”她看向院子里的人们,全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青年男女,一时感到亲切,笑着说:“诸位远来,我替王爷道声欢迎。王爷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妾身也喜招待友人。大家有什么事情尽管告诉我府中人去办,无需客气。”

    众人又都行礼,一片声音:“谢谢王妃!”“多谢……”

    勇王妃姜氏示意几个人跟着她,转身往里走,身后传来小声的议论:“哇!真是大方呀!”“王妃就是王妃!多有派!”“就是呀!……”

    凌欣走到勇王妃身边,小声说:“这些孩子都是山寨里长大,从小习武,认得些字,没有什么规矩礼仪,王妃莫怪。”

    姜氏对凌欣一笑说:“怎么会?听着话,都是直爽快乐的人,该让人羡慕才是。”

    姜氏今年也才刚满十八岁,从五岁起就受教各种礼仪琴棋书画,十二岁定亲勇王,对方是宠妃夏贵妃的儿子,家中的教习就更沉重,加上了理家看账、社交规矩、年节讲究等等诸多内容。十五岁及笄后马上出嫁,掌了新开的勇王府,日夜谨慎警觉,宫中要讨夏贵妃的欢心,府里要安排种种,还要仔细经营与勇王的关系。然后又有了孩子,接着勇王出征,生死未卜……她以为生活本来就该如此紧张。可是现在看着一满院子的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朝气焕发,带着少年人的纯真坦白和肆无忌惮,心中隐隐感慨,才意识到自己从没有年轻过。

    几个人走入了王妃待客的厅房中,都落座了,勇王妃一个眼神,张嫲嫲将人全指使了出去,只自己回来站到了勇王妃的身边。

    韩娘子将手挎着布包放在桌子上打开,里面是个很普通的木盒。韩娘子双手递向勇王妃,笑着说:“这是我们山寨给王妃的礼儿,这个……是西域那边找来的东西,不成敬意。”

    张嫲嫲赶忙上去接了,姜氏笑着说:“韩娘子太客气了。”凌欣见那木盒很简陋,以为只是山寨的几件小玉器,就没在意。

    杜方说:“我们知道王妃给梁姐儿……”他刚要改口,见凌欣的利眼对着他射过去,杜方干笑了一下,只好继续说:“办了嫁妆,真是感激不尽。我们也知道在这京城中,我们山寨还是不要出面的好,所以请王妃帮着,我们只想在府里看看……她出嫁,我们不会到外面去生事的!她成了亲,三日回来看了,我们就都离京回山寨去。”他在这几个人里,至少有个“校尉”小官衔,所以代表大家说话。

    凌欣叫了一声:“杜叔!”眼睛竟然红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