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春见曰朝, 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1

    元日大朝会正是一岁之元。照例, 当由天子在皇宫正殿召见文武百官。届时,大唐各道来作述职的朝集使、诸蕃使节都会云集于长安城。

    因着这一出, 年根底下的长安城总是比往日繁荣不少。

    张九龄从一个月前便出了岭南。

    有梅舟新造的商船在,舒适又便捷, 他们索性先走水路到了东都,紫薇城修整两日后,才乘坐车驾西入长安。

    车马辘辘。

    一行人以罗泽护卫开道,张都督带七娘居于中间,上贡的车物什压在最后方。

    七娘这回要跟来,张九龄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李白竟然默许了。

    这几年在岭南他也看明白了。当初出长安, 李太白便是有意远离中枢;如今时局骤变,京师内物是人非,险象环生, 怎么又舍得放七娘一人深入险境

    想到这里,张九龄忍不住唤“七娘啊,这几日阿翁要忙着去十进奏院, 元日还得应付大朝会,怕是分不出心神照应你。待会儿马车进了城,先送你回张家的宅邸如何”

    进了家门, 总归是吃喝不愁的。

    七娘正探着脑袋看窗外的景, 闻言回头无奈道“您这番话一路上都说了五六遍啦,我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再过些日子,我可就要满十岁, 阿翁不该再拿我当个小孩子一样照顾起居。”

    见七娘一本正经地提意见,张九龄抚了抚胡须,哈哈笑道“是,是,咱们七娘长大了。但无论你长到多大,在长辈眼里都是孩子,跟年纪可没关系。”

    七娘闻言便乖顺下来。

    她自然珍惜这份亲友的爱与关怀。

    索性撩开帘子,指着外头岔开话题“张阿翁,今年入京的人好多,都是大胡子的外族人呢。”

    张九龄蹙着眉头向外一瞧,车驾刚过了通化门,向城中行驶。这是东边外来官员前往十进奏院的必经之路,在年底的当口,确实能遇上不少官署车马。

    七娘口中的外族人,正是骑马前来朝见的各地蕃将。

    在大唐,将领的选拔不止面向汉人,也包括蛮子、蕃人。这些汉人之外的边疆部族将领,除过常见的吐蕃、蒙古和鲜卑,诸如氐、羌、突厥、女真、高丽等也可称作“蕃将”。这样算下来,各地戍守者自然不在少数。

    只是,今年来长安面圣的蕃将着实数量过密了些。

    张九龄心中忧虑,叹了一口气只怕是新任李相公李林甫为了打击敌党,撺掇着圣人将路走窄了。

    单单重用蕃将,绝不是正途。

    面对七娘疑惑的目光,张九龄却并不打算直接将答案告诉她,而是一如既往引导她去思考。

    “你觉得本朝为何会用蕃将”

    七娘想了想“因为皇室愿意用。”

    张九龄禁不住乐了“这话是讨巧的大白话,但确也没错。”

    车外,罗泽刚去东市买了些热乎乎的胡饼奔回来。张九龄隔着帘子接过,这才开始启发七娘。

    “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皇后长孙氏皆为胡族,便是太宗之母窦氏,因其先祖自后汉奔匈奴,也称得上是漠北一族2。”张九龄递给七娘一张胡饼,“本朝有此渊源,并不看重夷夏之别,对归降胡夷各族也是十分优待。昔年,西突厥特勤史大柰、东突厥处罗可汗次子阿史那社尔等人,都曾得到太宗的重用。”

    这是七娘第一次入长安。

    女郎口中吃着胡饼,看车马外胡姬招袖,脑中所想的却与当年完全不同。她将这些复杂的心绪与胡饼一道嚼碎了咽回肚中,侧目问“即便是皇室能接纳,但蕃将们就都会乖乖的任凭差遣吗是人都有私心,这么多外族人的私心要如何统管呢”

    “这就凭的是当权者的本事了。”张九龄慢悠悠回了一句,眼神在七娘身上凝望片刻,又若无其事移开。

    这问的都是帝王之术。

    七娘的问题有些越界了。

    女郎察觉到她张阿翁的意思,依旧淡然。

    事实上,以她的悟性,根本就不需要张九龄点透。

    李唐氏族长期生活于胡族政权中,又有胡汉混合血统,受到影响几乎不可避免。而这种“华夷无别”的民族政策,既要统治者与统治民族自身足够强大,还须得把握好对待他族的分寸。

    一言以蔽之,要求同存异。

    七娘耸拉着嘴角,心想,这次进京朝见,足见陛下自大之心。一路上这么多蕃将面孔,郭子仪那等汉人武状元却依然没有出路。

    陛下就不怕,他自己根本没有这份能耐驾驭他族吗

    日后的安史之乱,莫非是蕃将叛乱。

    七娘胡思乱想着,车驾入了平康坊,在十进奏院外停下。

    进奏院是进京外来官,向朝廷呈报本镇公务情况的官署,张九龄作为广州都督,进了长安得先去走一趟流程。

    张九龄不放心地看向七娘,欲言又止。

    七娘连忙笑着推他“张阿翁,您快忙去吧。我去寻教坊一伎坊的公孙大娘,再不成还有裴稹,长安我熟着呢,不用操心。”

    张九龄只好叮嘱“那叫阿寻跟紧了你。”

    七娘乖巧状连连点头,看张九龄走远了,才跳下马车往一伎坊去。

    正是年关,平康坊内比往日还热闹些,处处都装点上了大红灯彩,即便是白日还未点灯,也衬得越发有几分年味儿。

    七娘未作驻足,一路到了一伎坊。

    公孙大娘一早就候着,此刻见到七娘难免稀奇“你这丫头原先是小矮墩子不长个儿,怎么去了一趟岭南,长得与我差不多高了。再过几年那还了得”

    七娘乐了,拔出腰上剑便与公孙大娘亲密地打起招呼来。等两人一番缠斗,公孙大娘明显不敌时,七娘却率先收了手。

    她开口问“大娘可帮我约到杨五娘了”

    公孙大娘道“阿寻昨日才入城,午后我便给玉娘送了信。只是她如今是大明宫的杨太真,出行不便,今日能不能借着年节祈福的名义来一趟玉真观,尚不能确定。”

    “玉真观”七娘的表情有一丝变化。

    “是啊,是昔年先皇为玉真公主入道修建的,只是如今先皇已逝,公主也辞了封号不理凡世,这座观鲜少有人再去了。”

    谈及这位仅见过寥寥数面的亲生阿娘,七娘也不知该作何反应,便只默默听着公孙大娘说。

    原来辞了公主封号之后,她又被赐号“持盈法师”,如今常居王屋山灵都观,为陛下炼制仙丹。

    七娘有几分疑惑“仙丹”

    公孙大娘神色复杂“当今圣人崇信道祖,你也是知晓的。今岁,长安城内走了几位皇子,武惠妃也离世之后,圣人便颁诏,令持盈法师响应李氏元祖李聃托梦,炼制丹药,以供宫中取用。”

    丹道伤本。

    便是七娘,也曾听说过太宗服用了胡僧的长生药,便早早暴疾而亡之事3。当今陛下不过知天命之年,就已经逃不过对丹药、对长生的渴求吗

    有个荒唐的念头从七娘脑海中一闪而逝。

    她摇了摇头,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愿用这种手段。

    杨玉娘当日并未赴约。

    临近年关,大明宫内反而看守得越发森严,进出十分不易。好在她是圣人亲封的“杨太真”,身份地位特殊,近前侍候的宫婢们心知肚明,杨家娘子入主内廷,不过是差个名正言顺的契机罢了。

    掌事女官索性送了个顺水人情“咱们长安的元日与旁处不同,圣人下了大朝会,还会前往花萼相辉楼接受万国来朝,与民同乐。那时候,各宫中戒备相对松散一些,娘子若是去玉真观祈福,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杨玉娘一身道士装扮,行礼谢过,更衬出几分风姿绰约。

    这一等,等到了元日清晨。

    新年伊始,长安落下一场瑞雪。这会儿雪晴云淡,天光尚且带着几分寒气,坊内道两旁,已经有人着手做起了洒扫。

    张九龄早先便出发去了大明宫。

    七娘迷迷糊糊睡醒,惊觉时间不早了,换上一身青色圆领袍,带着软脚幞头便出门去。

    玉真观内香火不旺,但因为有皇家供奉,不差银钱维持修缮,细节处倒也能瞧出富贵来。

    七娘赶到清主殿,杨玉娘已经先来一步。

    她索性学着对方的样子,在殿外净过手,先对着正中的元始天尊跪拜下去,随后依次是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拜到一半,杨玉娘忽然开口“你信道吗”

    七娘从蒲团间抬眸,唯有清澈一片“不信,求神不如求己。”

    “那你为何要拜”

    “只是想要娘子看看我的诚心。”

    杨玉娘登时被逗得弯了眸。旁人入这道观佛寺多是有求于神,极尽虔诚之态;可她倒好,反而利用神仙彰显自己心诚。

    这不过是她们第次见面,甚至互相都不算了解,杨玉娘却觉得十分欢喜。

    “我还当你不会愿意与我同路,没想到,本尊竟然亲自来一趟。”她上前拉着七娘起身,“那年在洛阳,若不是有你提点,只怕我如今已经顺从叔父之意,成为了寿王府中的孺人。该我向你道谢才是,这份恩情,玉娘记在心中。”

    杨玉娘说完,对七娘施以盈盈一礼。

    看着面前姿容越发出色的美人,七娘一时晃了神。

    梦中天子西逃,所行最亲近者,不过一个杨贵妃。今日的杨五娘不明真相,尚且还能与她站在同一边,倘若真到了那一日呢

    似乎是为了回应她的猜想,虚空中再次浮现出熟悉的光屏

    安史之乱打着“清君侧,诛杨钊杨国忠”的旗号,导致天子西逃,马嵬驿兵变哗乱。为求自保,李隆基最终真的是以白绫一条赐死了杨贵妃吗01  未完成

    先前在梦中,七娘已经旁观过无数惨痛的场面。如今看着有关天子薄情的八卦,她只余下“果然如此”的唏嘘。

    杨五娘果然还是成了帝王手中的弃子。

    可惜,即便如今将真相说出来,杨玉娘怕也不会信。

    七娘在脑海中盘算片刻,郑重问道“玉娘,你家中是否有一位叫做杨钊的兄长”

    杨玉娘怔了片刻,点头道“伯父家的堂兄。只幼时见过几面,七娘认得”

    七娘摇摇头。

    “那怎么问起他”杨玉娘不解道。

    看杨玉娘说话的语气态度,便知道她与此人确实来往不多了。七娘索性直言“日后玉娘入了宫,无论多少荣华富贵,千万别为他引荐做官。”

    若有可能,杨家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带进长安。

    不然,他们每多错一分,杨玉娘便要为杨氏多背上一份不该由她一力承担的罪。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